您当前的位置:中华孕婴网要闻正文

医改中 “三医”如何联动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16-04-27 09:51:11  阅读:134+
 ——访全国人大代表、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

 

​健康报记者  甘贝贝

 

  “三医联动”,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、医保体制改革及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。3月5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,强调要推进“三医联动”改革。“三医”到底该如何联动,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、看病难的问题?近日,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、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。

 

  “医改之所以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,症结就在于‘三医’不联动。”闫希军说,目前的政策、方法和医疗机构都是为了“病”而设置的,而“三医联动”就是要从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上下功夫,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以药补医,完善医保支付制度,发展社会办医和分级诊疗,以节约医疗资源,提高医疗效率,更好地维护老百姓的健康。

 

  医疗:对服务进行分类分级

 

  “一些医院在利益驱动下为患者过度、重复进行各项检查,造成看病贵现象。应该对治疗、康复、社区健康管理、家庭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进行分类分级,细化哪些病种应该由相对应层级的医院医治。”闫希军说,大型医院要从观念上转变,充分利用“三医联动”改革,依托社会资源、互联网平台有效服务患者,改变和完善现有医疗结构,进行整体规划。

 

  具体而言,闫希军认为,应该分为3个层级。第一个层级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医院,站在专业的最前沿,学科齐全,特色专科突出,多学科综合实力强大;第二个层级是综合型保障性医院,按照居住人口资源配置,合理布局,广覆盖,同时按照比例建立康复院、护理院;第三个层级是建立社区、乡村健康管理医疗中心。

 

  闫希军说,对于重大疾病,通过抢救治疗,稳定生命体征,分不同级别进行康复。在重大疾病救治过程中,抓住时机,进行专业康复、精准康复,实现病人从治疗到康复的无缝衔接。还要发展居家健康养生服务,把病中和病后恢复期的患者管理起来,使重大疾病的居家养护、养生相结合。针对健康人群、亚健康人群的养生进行健康管理。对慢性疾病,提供服务入户、送药上门,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服务资源。

 

  “要真正推动分级诊疗,就要破除利益藩篱,增强医疗人才流动。政府通过科学设计,把一部分医疗市场让出去,鼓励民营资本投资,根据消费者的需求,提供不同品类的服务。还要切实解放生产力,使医生能够合法多点执业,把医生变成具有行业管理的社会自由人。”

 

  医保:利用杠杆撬动结构性问题

 

  在医保方面,闫希军认为,应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,发挥其杠杆作用。

 

  “不仅在医院看病时可使用医保支付,在康复阶段也需医保支付。比如医疗康复、健康管理等方面,都要进行一定比例的医保支付,更广泛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。利用医保杠杆撬动结构性问题,分化人们的‘视线’,不能有病都去大医院,看大专家,进行大检查,开大处方。”闫希军说。

 

  “由于环境污染、生活方式变化及生活压力增加,人们患重大、疑难疾病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,而且呈现普遍化、年轻化、变异化的趋势。重大、疑难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,大量消耗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。” 针对当前重疾病救治,轻预防和康复的普遍现象,闫希军认为,还应加强对早期重大、疑难病症筛查工作力度,制定科学的筛查方法,做到筛查工作的规范化、周期化、专业化、普及化。建立数据库,将筛查结果进行前瞻性分析;同时将重大和疑难疾病的预防药物纳入医保体系,加强疾病预防,降低社会医疗成本。

 

  医药:避免一刀切式的二次议价

 

  “改革引导药品一味地降价,其实是个误区。现实中,药品价格虚高和虚低情况并存。要避免盲目一刀切式的二次议价影响药品质量和药品供应保障。”闫希军举例说,在药品集中采购中,大多数药品都是大幅度降价后,以全国最低价中标,其中大部分中药产品的中标价已接近成本。而随着省级招标结束,接踵而来的各地市组织的二次议价或以带量采购为名的二次议价,又要在省标的全国最低价基础上再次大幅度降价,平均再降低15%左右。

 

  在一些地区,二次议价已经导致很多用量大、临床必须、疗效确切、品质优良的药品被迫退出市场。以中成药二次议价为例,东部某市要求在省中标价的基础上降价15%,招标目录涉及1263个品种,最终仅有244个品种(337个品规)中标,中标率不足20%。大部分没有中标的药品是因为已接近成本价而无法再降,被迫出局。这与招标所应体现的价格合理,为患者服务的目标背道而驰,可能会威胁到百姓的用药安全。

 

  闫希军建议,在治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的同时,要在用药结构上消除大处方及过度治疗;同时也需要保证制药企业的合理利润,为新药研发,产业升级,拉动就业和经济发展,实施中药“走出去”战略等创造条件。

 

  闫希军认为,在医保目录中,应增加中医药的比重。目前,中医药占其他药品总和的比例偏低,在医保报销比例上也需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。

 

  在对基本药品目录和医保目录的药品品种进行全程可追溯方面,天士力集团有着自己的实践。“药品是从哪儿来的,责任人是谁,一直追溯到药材投料、产品检测、物流、配送等多个环节。对国家基本保障的药品目录和医保药品目录,率先实现第三方检验和全产业链可追溯评价体系,通过3年~5年时间全面提升药品质量。”闫希军介绍,在这方面,天士力集团去年开始试水,今年已经完全落地了。

 

  闫希军表示,目前天士力集团正通过科技创新,做到药品精准研发,指导临床精准用药。在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,药品企业需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,解决标准体系、重大技术突破等诸多问题,从根本上提升中医药质量,打造出会“说话”的产品,推动现代中药产品走向世界。

 

  健康报记者/甘贝贝
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